一周外贸大事速览
全球疫情限制措施
根据移民局官网、中国驻相关大使馆及经济商务参赞处官网、WTO官网、威尔森集团全球港口应对新冠疫情限制性措施查询平台、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境内外相关媒体网站发布的信息及中国贸促会驻外代表处和部分企业反馈的情况,贸促会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更新。
截至7月8日,共有54个(地区)对货物贸易(除医疗物资外)采取相关措施。欧盟委员会证实,欧盟已经取消了对所有玉米、高粱和黑麦的进口关税,从7月3日起生效。
81个(地区)对医疗物资贸易采取了相关措施。其中韩国结束国内口罩限购,并允许将医用口罩的出口量从其总产量的30%扩大到50%以下。
新!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网站显示,截至7月7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继续更新,其中,医用口罩清单新增49家企业,医用防护服清单新增5家企业,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清单新增9家企业。
截至7月7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持续更新,累计326家。相关企业可以在该网站查询下载。
人民币或重回“6”时代
近期,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离岸人民币一度升破“7”关口。7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调升353个基点至7.0310,升值幅度为近3个月以来大。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207,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03个基点,升至今年3月17日以来高。7月9日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69、6.9980,双双站上7.0关口,当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升122个基点,报7.0085,续刷2020年3月17日以来高。
今年上半年,在岸人民币由6.9632元贬至7.0654元,贬值约1.47%;离岸人民币则由6.9592元贬至7.0690元,贬值约1.59%。同期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4.42%。
多位专业人士均预测,人民币稳中趋升是大概率事件。
7月外贸新规一览
l7月份,我国多项利好政策出台,多国调整了税率,包括:
lKN95口罩新规延长一年;
l10个地方海关试点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
l免征港口建设费执行期延长至2020年底;
l大额现金管理实施;
l青岛海关全面启用原产地证书虚拟审签中心;
l中国给予孟加拉国97%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l对原产基里巴斯进口货物适用惠国税率;
l越南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实施零关税;
l美国宣布取消香港特殊相关待遇;
l中国入美邮件资费或暴涨;
l美墨加协定生效;
l德国VAT税率下调至16%;
l沙特上调部分产品关税及VAT;
l迪拜部分港口舱单必须提供8位数海关编码;
l土耳其自我国进口商品以人民币结算;
l部分7月起重启边境。
泰国口罩出口禁令再延长至2020年12月底
7月8日,泰国内贸厅厅长威柴(Wichai Phochitkit)透露,由于近期新增了约16家口罩工厂,再加上泰国国内疫情局势逐渐好转,生产状况有所改善,目前泰国的口罩产量已增加到约420万个/天,其中政府每日收购300万个,其中分配给公共卫生部180万个,内政部120万个,目前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和公共卫生部口罩库存量已超过一个月。此外,在疫情防控特别事务委员会上,委员会同意将口罩出口的禁令再延长6个月至2020年12月底。
印度海关恢复对中国货物清关
从6月22日起,印度所有港口和海关货运站的海关当局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货物进行了的强制检查,暂停了通关。随后印度多个行业协会等机构向包括印度总理办公室、印度财政部、商务部、工业部、化工部、中小微企业委员会等机构反映货物清关问题:自6月1日印度实施复工以来,印度港口实施的清关暂停对严重依赖于中国上游产业链的印度工厂的正常生产带来巨大伤害,直接打乱工厂的正常生产;导致企业正常生产困难。
日前印度港口货物清关出现了转机,印度海关开始清理过去10天滞留在港口的中国货物。据一位政府官员向印度时报记者透露:货物正在清关,所有在6月30日之前提供了清关资料的货物都将在本轮进行通关,并且不需要对所有货物查验。但是对于6月30日之后提交入港报关单(bills of entry)的货物将不再受理。
另一位知情人士说,6月30日后的货物查验可能也会继续放松。
目前中国至印度海运费环比约增长475%。部分客户也因此拖延发货时间,说要再“等等看”。
印度计划调升太阳能面板关税
印度电力部长RK Singh于6月26日向印度媒体Financial Express表示,为降低进口太阳能面板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印度新兴暨再生能源部已研议在现行防卫措施税于今年7月31日到期后,调高进口关税至20%-25%,未来则逐步调升至40%,并对太阳能电池征收15%进口关税。
印度商工部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政府于2018年7月起对自进口太阳能电池课征防卫措施税后,整体进口数量逐年下降,但中国大陆仍然是印度的大进口来源国。在2019-20财政年度前9个月(2019年4月至12月),印度自中国大陆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及面板金额为12亿美元,但同期印度在太阳能设备的整体进口额为15亿美元,中国大陆产品市占率仍居高不下;此外,印度在同期自越南及泰国的太阳能设备进口额分别为1.272亿及1.104亿美元,较2017-18财政年度大幅高出842%及1352%,显示课征防卫措施税对进口影响并不显著。
俄罗斯药品和鞋类产品强制贴标
根据俄罗斯政府关于引入数字标签和药品溯源系统的命令,俄将于2020年7月1日起实施境内药品和鞋类产品强制性贴标。
关于药品,俄禁止生产和进口未贴标签的药物,同时强制要求参与药品流通的各方将药品的有关流通信息上传至标签系统,但7月1日前进入流通市场的无标签药物可在其有效期内继续销售。
关于鞋类产品的贴标也分为几个阶段:7月1日前允许没有贴标的鞋类商品进入流通环节,正常流通及退出;7月1日前订购但于7月1日后收到的进口鞋类商品需在8月1日之前进行贴标;库存鞋类产品则必须在9月1日之前贴标。
2024年俄将建立统一的商品标记和溯源系统,俄多个行业已开始进行商品贴标实验。2019年,烟草、香水、轮胎和充气轮胎、照相机、手电筒以及五类轻工业产品开始实施强制性贴标。俄工贸部指出,2020年10月1日起,照相产品、香水和淡香水也将实施强制贴标。
意大利近4成企业因疫情面临破产
意大利统计局7月7日发布调查报告显示,该国38.8%的企业出于经济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在年内面临破产的危机。这些企业的雇员约有360万人,占就业人口的28.8%。
在处于破产边缘的企业中,雇员10人以下,年营业额低于200万欧元的小微企业占40.6%;而雇员250人以上,年营收5千万欧元以上的大企业占18.8%。
此外,餐饮行业中在未来一年里面临倒闭的企业占比高达65.2%,涉及80万个就业岗位。而体育、文化和娱乐产业可能破产的企业占比61.5%,涉及60万名员工。
预计欧元区面临全面衰退
欧盟委员会在7月7日发布的经济预测声明中表示,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欧盟经济将会严重衰退。预计欧元区经济将在2020年收缩8.7%,在2021年增长6.1%。预计欧盟经济将在2020年收缩8.3%,在2021年增长5.8%。
GDP下降幅度大的预期将是意大利(-11.2%),其次是西班牙(-10.9%),克罗地亚(-10.8%)及法国(-10.6%)。另欧盟执委会预测,COVID-19危机经济受影响低者将是在波兰(-4.6%),丹麦(-5.3%),瑞典(-5.6%)以及马耳他与罗马尼亚(各为-6.0%)。
英国经济将在2020年萎缩9.75%。预测认为,英国将于今年底结束“脱欧”过渡期,如果英欧之间未能就未来贸易关系达成协议,也会尤其导致英国经济增长放缓。
尼日尼亚银行外汇短缺将达50亿美元
据尼日利亚《抨击报》7月2日报道,穆迪公司1日发布报告指出,受国际油价下跌、外资流入减少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尼日利亚银行的外汇资金缺口将增至50亿美元。
请警惕客户以“银行付不出美元”为借口拖欠货款。
前5个月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同比增长12%
作为新的外贸业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为中小微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和稳定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今年前5个月,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2%。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在稳外贸方面,将继续围绕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要求,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保住中小微和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
其中,主要包括:
l完善出口退税方式,加快退税进度;
l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信保、担保等融资支持;
l加强人员往来保障;
l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l鼓励建设海外仓,加大对外贸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
海关总署6月13日对外发布公告,决定在北京、天津、广州等10个地方海关开展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B2B)出口监管试点。7月1日,郑州海关9710、9810清单、报关单4种作业模式全部通关成功,标志着河南省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业务正式启动。
秋交会出口展展位申请开始
第12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第128届广交会)出口展展览规模、展区设置维持第127届基本不变,展位申请已于6月29日启动。第128届广交会拟于10月中下旬举办,具体举办形式届时将根据全球疫情情况和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确定。
品牌展位确认申请:6月29日—7月13日;
一般性展位申请:6月29日—7月20日;
新能源、宠物用品展位申请:6月29日—7月13日。
请注意,“参展易捷通”为广交会官方展位申请渠道。展位申请相关事宜请先与所属交易团联系。所有参展事宜,包括缴纳参展费用、办理证件等,均须通过所属交易团办理。广交会出口展不委托除交易团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代理任何展位申请、安排等事宜。请企业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